
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,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他担任了同盟国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,声望一度达到了顶峰。然而,蒋介石能够攀升至权力中心的背后,有三位关键人物对他至关重要。那这三位贵人分别是谁呢?
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奉化,他自幼由母亲抚养长大。1906年,他19岁时东渡日本留学,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。在日本,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贵人——陈其美。陈其美比蒋介石年长9岁,来自浙江湖州,是中国同盟会的元老。正是陈其美的引荐,蒋介石才加入了同盟会,投身了革命事业。
陈其美早在辛亥革命前就返回上海,积极参与革命活动,并在革命爆发后,成功领导了上海的起义,成为了沪军都督。蒋介石也从日本归来,加入了陈其美的队伍,成为了他的部下。陈其美不仅提拔蒋介石为沪军第五团团长,还与蒋介石和沪军第二师的师长结拜为兄弟。在陈其美的支持下,蒋介石逐渐积累了人脉和战斗经验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1916年,陈其美不幸被袁世凯派人暗杀,这一事件给蒋介石带来了极大的打击。在陈其美遇害后,蒋介石感到无所适从,一度回到上海做起了投机生意。
但随着袁世凯的去世,蒋介石又遇到了两位新贵人——张静江和许崇智。张静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,曾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大量经济支持,孙中山尊称他为“革命圣人”。许崇智则是国民党元老之一,曾在孙中山的大元帅府担任要职。虽然两人早年与蒋介石并无深交,但在袁世凯死后,他们与蒋介石建立了密切的关系。三人结拜为金兰兄弟,张静江为大哥,许崇智为二哥,蒋介石则排行第三。
1917年,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,许崇智回到了孙中山的大元帅府担任职务。两个月后,护法军政府成立。蒋介石通过张静江的推荐,得到了孙中山的认可,被任命为粤军上校作战科主任。随着粤军的扩展,蒋介石逐渐在军中取得了重要位置,甚至成为了许崇智手下的第二支队司令。
在此期间,蒋介石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陈炯明发动叛乱时,蒋介石积极行动,并在张静江的推荐下,受命护卫孙中山。通过这次事件,蒋介石在孙中山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。孙中山对蒋介石的勇气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,称赞他为“赴难来粤入舰”的英雄。蒋介石凭借这次护卫任务和张静江的帮助,迅速在国民党内建立了声望。
不过,尽管蒋介石得到孙中山的信任,他依然未能立即得到重要职位。直到1924年,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,并在许崇智的推荐下,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。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担任校长后,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,许多优秀的军官毕业于黄埔军校,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。
然而,随着权力的逐步集中,蒋介石开始逐渐疏远了曾经帮助过他的张静江和许崇智。1925年,孙中山去世后,蒋介石借助黄埔军校的力量逐渐掌握了国民革命军的控制权。蒋介石通过张静江的支持,稳住了自己的局面,并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。随后的政治斗争中,蒋介石通过一系列手段,将许崇智排除出局,并把他软禁起来,最终将其打发到上海。
1927年,蒋介石发动反革命,顺利夺取了革命的果实。在这场权力斗争中,蒋介石与张静江的关系逐渐恶化。1929年,蒋介石将张静江排挤出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,并在第二年将他完全除名,张静江逐渐淡出了国民党权力核心。
总结来说,蒋介石能够走上权力顶峰,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,更离不开张静江、许崇智以及陈其美等人的帮助。然而,蒋介石在获得权力后,最终却选择了抛弃这些曾经为他铺路的朋友和支持者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选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